1月8日至9日,由上海经信委指导、易方达基金主办的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峰会在上海举行。本次峰会旨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结合科研、资本力量到产业落地“三位一体”高质量协调发展,广电运通董事长黄跃珍受邀出席,发表题为《智能金融:从钞票识别到多模态身份识别》的主旨演讲,与现场投资精英、顶尖专家和知名企业代表充分交流,生动阐述了广电运通的全新技术升级路径,以及构建AIoT生态新蓝图。
近几年来,随着移动支付的全民推广,传统ATM的需求量逐步减少。但另一方面,近一两年包括P2P等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集中爆发,导致社会上许多资金重新回流银行系统,这也对银行网点服务能力带来了更高的要求。就变化趋势而言,在金融科技赋能下,商业银行逐步实现了从交易智能化向网点智能化的转型。
广电运通在网点智能化的浪潮下,布局从ATM到银行前台的金融科技领跑者,“在保持现有产品线市场稳定的基础上,结合银行金融科技典型应用及公司相关技术储备,我们围绕网点智能化设备、区块链分布式账本、大数据应用、数字货币、安全可控五大核心进行布局。”黄跃珍介绍。
在演讲中,黄跃珍重点介绍了广电运通在ATM时代构建的核心技术的延展。“ATM本身就是AI技术最好的载体”,黄跃珍介绍,广电运通将原用于ATM票据和钞票识别的模式识别技术延伸应用到延伸到生物识别领域,并掌握了人脸识别、指纹识别、静脉识别等全套生物识别技术,同时把智能视频识别应用从银行网点拓展到智慧园区、智慧城市,从而通过算法体系升级、场景拓展为公司AI战略升级保驾护航。
广电运通融合了多种生物特征识别的多模态身份识别技术,一方面丰富了场景数据,使识别更为精准。另一方面,它更适合复杂场景的应用变化,成为了未来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发展趋势,拥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。同时,配合公司自研的基础资源管理平台aiCore,能实现业务场景定制以及算法、算力智能调度,全面以“平台+产品+技术+算法+服务”形式推出全场景的解决方案,助力产业价值链延伸,支撑新的产品形态与服务模式落地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:
打造多个国内标杆有望在海外多点开花
黄跃珍介绍,有了场景、技术和平台的支撑,广电运通围绕银行金融主业,同时布局安全、交通、便民等产业跑道,在机场、客运站、园区、警务、营业厅、酒店、影院、零售、政务、教育等场景,打造了多个全国性的标杆项目。
同时,广电运通也把智能解决方案带到海外,凭借自主技术率先布局海外业务,已建立9大全球分支机构,产品及服务已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,呈现多点并进的态势。